建筑与设计学院“橙印科技”实践团队开展公益视频录制与软件课程捐赠活动
捐赠现场
自7月20日起,建筑与设计学院“橙印科技——超3D打印云科普”实践团队成员已投入到3D科普视频的拍摄与捐赠活动中,至8月23日,实践团队已完成100多个科普视频的录制,并免费向当地的潼关县英才小学和烔炀镇初级中学捐赠了3D打印基础版的课程视频。
线上免费科普视频的录制依托于“小橘灯互联网教育平台”,课程内容主要包括3D打印技术发展史、3D打印机类型介绍、3D打印工作间组建和3D建模软件介绍、软件实用专业介绍、各个软件建模优势对比、软件基本功能介绍等。该科普视频主要针对教育教学资源相对落后的地区,从多媒体+大数据+互联网资源共享的逻辑角度出发,实践创新教育新模式,开展公益教育,为中国教育均衡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负责人孙傲华被问到为何录制免费的科普视频的原因时说道:“通过线下在中小学宣传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家长甚至老师都表示‘未曾接触过’、‘不是很了解’3D打印的科普教育,但大部分老师和同学对学习3D打印抱有极大的热情与期待。同时我们考虑到有些地区教育资源比较落后,没有机会接触3D打印机,因此我们认为依托于互联网的科普实践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其中,该实践团队的成员表示:3D打印技术其实不单单只是一种工业生产的工艺,它也可以成为一种学习的方式,一种有未来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心脑发展。该团队本次的视频录制与无偿软件课程捐赠活动顺利结束,团队成员均表示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对中小学生进行的科普教育,不仅增强中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锻炼了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设计思维,更是在教育过程中也完成了自我教育和教育价值观引导,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