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钟厦老师,那就是“任性”。她从不在乎他人的眼光,只做自己热爱的事;她从不后悔自己做过的选择,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她从不接受刻板,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是她不能容忍的,她永远都是工业设计教学特立独行的倡导者。她是中国矿业大学工业设计系始建人之一,她率先在工业设计践行本科生导师制,她曾经孤独前行,如今已然影响了一批同道者。
教学,设计创造价值
“我的教学只有一个理念:设计创造价值,创造学生以设计谋生存的价值,可持续一生工作的价值。”
回忆十多年来的设计教学生涯,工业设计从无到有,奋斗在设计教学基层的教师是孤独的。在边学边教的初建时期,站在设计教学的讲台上,亲历了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难于领悟工业设计的精髓,难于把理论讲授与设计实践结合,难于理解工业设计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就业薪资低,这让她觉得很痛惜。痛定思痛,钟老师不顾他人疑虑的目光与非议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反思与调整。
“我希望能教给跟随我、相信我的学生可持续一生的设计能力,让他们保有可持续生存的能力,这样他们才有出路。”从那之后,钟老师把所承担的课程调整为以项目为中心的课题训练,并率先在工业设计践行本科生导师制,一路走来风雨兼程。
最初推行以项目为中心的课题训练时,钟老师备受质疑。但是这并没有阻碍她前行的脚步,设计能让学生实现价值的信念激励着她,早期一次次的失败和教训鞭策着她,更坚定了她走自己路的决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教学方法最终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她也在学生中收获了良好的口碑,结出了丰硕的教学成果。无言的行动,改变了他人的偏见。也正缘于此,工业设计被学生们接受的状况得到了好转,一届又一届,跟随钟老师的毕业生们不仅在自己的大学年华学到了获取设计知识的能力,也成就了他们以设计谋发展的道路,而这一切都承载着钟老师最初的付出与坚持。
对设计教学的敏锐直觉、执着革新,与钟老师两次前往清华大学的求学是密不可分的。钟老师的第一次清华求学使她个人在工业设计的学习上得到了提升,而再度前往则使她找到了适合工业设计的教学模式。在清华那片神奇的校园里,钟老师有幸受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的众多名师,接触到了前沿的设计领域和教学概念,认识到从一个具体项目出发可以让学生真正全面系统地学到工业设计知识。回忆起在清华的求学岁月,钟老师充满了感恩,她从那里学到并引进了能让她和她的学生受益终生的东西,为她在矿大教好工业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是一段有价值的岁月,她没有辜负自己的教学生涯。
工作,兴趣成就自我
“无人机作为一个实体产品,涵盖了造型、机构、结构、色彩、灯光、人机交互方式等,是一个能体现工业设计方方面面的一个教学载体。用无人机进行工业设计教学还能教会学生们学会整合他学院的学习与人力资源。”从正在研究开发的项目到工业设计,钟老师一开口便停不下来。她始终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她喜欢生活中每一天都充满新意,她喜欢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工业设计恰好符合钟老师的这种情结。
“我想自己是嫁给了工业设计”,她调侃自己是个“不婚族”,把工业设计融入了她的生活方式,愿意将自己的热情与精力用在工业设计的教学探索上,也正是因为钟老师对工业设计的这般情有独钟,也正是因为对这份工作的这种浓厚的兴趣与热爱,钟老师始终保持着在工作上的热忱,不畏前路艰险,信心满满。而这一点,也正是她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拥有的。
学生,他们就像孩子
谈及学生们的时候,在钟老师的眼睛里透射出温暖真挚的目光。于她而言,工作室中的所有学生都是她自己的孩子。她将工业设计的精华所在以及各方面更为宽广的内容都教授给了这些孩子,陪着他们突破难关,度过坎坷,期待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而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钟老师的内心深处期待着各种各样的画面——未来某一天,能看到一手培养长大的学生们拥有了幸福的生活,快乐又简单;拥有自己的人生方向,踏实自在;大家可以在某一间精致的咖啡屋或是小酒吧,再次畅谈人生,忆起充实、有趣、从未后悔过的校园往事。
生活,永远不会褪色
“任性”这个词并不是放在所有人身上都合适,但钟老师却做得轻松自在又恰到好处。就像她调侃自己为不婚族一样,工业设计就是她的生活方式。一切的努力和付出并不是想要登到多高的顶峰,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带着她实现她想要的悠闲生活。
这样现代的价值观念离不开家人对钟老师的支持。钟老师说:“工业设计是门烧钱的学科,我能发展成如今的模样离不开父母、姐妹、朋友对我的精神与经济上的支持。最感谢的是我的儿子,他给予我极大的空间。”她的儿子从上小学开始,为工作打拼的钟老师难有时间过问儿子的学习与生活,对于儿子,她怀有深深的愧疚,但让她欣慰的是,儿子终于靠自己的努力出国深造,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最后她笑道,就像时光如影穿梭,人的一生其实并不长,她会携着特立独行的见解与本真走到人生的尽头。喜欢就要去做,正是这一种任性与洒脱让钟老师永远都有那么一种感染他人的魅力。
钟厦老师,“任性”路上的领跑人。她用十余年教学的经历,独到的见解将我们对工业设计的视野引领到了新的高度,让我们认识到兴趣和坚持是可以将期望催化为现实,然而此刻最使我难以忘怀的却是她温暖真切的目光和自信有力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