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记建筑与设计学院建筑系张锐老师

发布者:Ader发布时间:2017-04-06浏览次数:2523


始于兴趣,走上建筑之路

午后的阳光稀稀落落地打进四楼的窗户,眼前的她还微微喘着气,刚刚下课,便一路小跑到办公室。“你们随意坐,我们慢慢聊。”办公桌上的物品也是摆放有致,仿佛她把所有的事情都整理得有条不紊了。眼前的这位,正是我们今天的采访对象,建筑系的张锐老师。

张锐老师本科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阶段在矿大深造,她在建筑路上已经走了十余年。谈及为何选择建筑学这一专业时,张锐老师笑笑说:“是兴趣让我走上了建筑学这条路。其实我和你们一样,当初我对建筑学也了解甚少,只是从小一直在学习美术,于是对建筑产生了兴趣。然而学着学着,感觉自己对建筑设计越发地喜欢。”

张老师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光。21年前,怀揣着满腔热血,憧憬而又懵懂地打开了大学时光。“那个时候啊,我们都是去图书馆看书,上课唯恐抢不到座位,平时娱乐活动少,女生也经常去运动场运动……”张老师表示自己很喜欢大学的氛围和美好的生活,这也是她选择作为老师留在校园的重要原因。“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时候聪明多了,思维活跃得很。如今的教育资源丰富充裕,网络也让信息传递更加便捷,这么好的条件,我也有点羡慕啊。”

说着说着,张老师不禁感慨起来:“当年教我的老师现在大多都不在原来的岗位或是退休了,他们曾经都是行业里的影响人物也是他们让我深深地爱上了建筑学。”


因热爱坚守,用心研究教学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对教师这一职业书写过无数的赞美之词,但授人以渔难于满腹经纶,只有积累的才识远远大于需要输出的知识时才能很好地将其传授给他人。

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张锐老师从小就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因而成为一名教师是她从小就有的梦想。“刚当老师的时候,我对课程教学很陌生,初次站上讲台时甚至非常紧张。”然而如今的她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专业知识了然于胸,不知不觉间她站在那小小三尺讲台上发光发热了十年,点亮了无数学子的心房。谈及今昔转变,她表示:“每次和同学们相处交流后,我都会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做新尝试和改善,我想是同学们让我不再畏惧这个舞台。”

“和张锐老师沟通很轻松,她总是会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句来解释一些枯燥无聊的原理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刻。”她的很多学生如是说。

采访过程中,张老师多次提到当初教她的一位老师,“做设计时,老师总是用一些流行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让我觉得上课很有意思,也可能因此影响了我的教育观。我希望改变同学们认为‘设计是艰深严肃的’这一想法,让他们从更广阔的角度去思考。”

问及教学理念时,张老师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的理念很简单,就是通过教学把我的知识全都授予学生,让他们领会建筑学究竟在做什么。”张老师鼓励创新,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对于如今流行的网络教学,她也是大力支持。“学生能够反复学习,能有针对性地回顾自己的知识盲区,而且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样挺好的。”

  

信念靠传承解读专业前景

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建筑行业处于前所未有的井喷期。然而数十年之后,建筑数量趋于饱和,许多建筑学专业毕业生纷纷转行,如今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行业进入了低迷期。

“大家都知道2016年建筑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同学们都很好奇真实情况究竟是什么样的,又该如何面对这一危机呢?”

“前段时间建筑发展的确特别快,大量建造住宅,建筑数量趋于饱和,因此设计人员需求量减少。但我觉得这个行业不会一直持续低迷,会有回升的空间。”张老师表示如今可能不是急于建造新建筑物,而是着重对旧建筑进行改造,赋予其新的形态和含义。她也提到了当代发展的热门词汇“特色小镇”,通过建筑物的特征体现小镇的文化,这也是未来可发展的方向。但是,张老师强调,“无论行业未来发展如何,现在的学生都需要相应的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谈及提升竞争力,张老师认为学生们需要增强建筑设计衍生方向的知识设计,结合当今社会需求摄取知识。虽然设计院人员数量可能饱和了,但是与设计相关的工作还是有需求量的,像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老建筑改造更新这些方向还是有潜在的大市场的。除了专业技能,张老师还强调了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一个设计项目从始至终都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一个团队的付出,有效的沟通和协作能聚集团队的智慧,使设计达到更理想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建筑学本身就是一门涉及知识面广泛的学科,它不像其他理工科,没有固定的学习方法和答案,需要从业者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

“传授的知识是有限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所需的知识,他们会受益终生。”


从懵懵懂懂的学生到如今在讲台上散发光芒的老师,时光的磨轮碾过一圈又一圈,沉淀下来的是才华和修养,不变的是那份对建筑学的热爱。不管是当初为设计一幢与众不同的建筑,通宵想方案、做模型,还是如今为更好地传授所学所悟,挑灯研究教学方法熬至深夜,都是一份对建筑赤裸裸的欣喜,更是一份匠人精神的传承。没有“十年磨一剑”的韧性和坚毅没有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对未来的整体架构怎能嗅得寒冬里绽放的“梅花的香气”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梦想的背后是坚持是一种准备与积累。张锐老师,在建筑和教育的路上,风雨兼程。

新闻来源:大学生传媒中心作者:刘旅欣、展腾飞摄影:责任编辑: 审核: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