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馨阳在灯塔党史美术馆
刘旭敏在晋中战役纪念馆
四保临江烈士纪念碑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
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7月26至28日,建筑与设计学院“燎原星火染八方,返乡实践复荣光”团队成员分别在吉林省白山市、山西省晋中市、浙江省台州市、浙江省宁波市、辽宁省灯塔市、江苏省常熟市、上海市进行了参观各地红色纪念馆的活动。
7月26日,成员黄景萱参观了浙江台州东湖烈士陵园。该烈士陵园始建于1956年4月,园内安葬着在解放初期剿匪反霸和解放一江山岛时牺牲的、在敌人刑场上视死如归慷慨就义的、在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和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而献身的122位革命英烈。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正是由于一位位战士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才造就了如今的太平盛世。
7月26日,成员刘馨阳来到了辽宁省灯塔市灯塔党史美术馆。灯塔市党史美术馆自5月24日建成开馆以来,受到社会各界普遍欢迎,成为该市红色教育新地标,学习党史好去处。同时,高公馆筹建于1921年,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东北特色非常鲜明的古建筑群。参观过后,刘馨阳同学不仅向其他成员介绍讲解了那段历史故事,同时也录制了相关视频,从建筑专业性的角度对该建筑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7月27日,成员苟歆芸来到了上海市松江烈士陵园进行瞻仰。松江烈士陵园的前身,是坐落在县苗圃桃园内的侯绍裘、姜辉麟烈士纪念碑。1986年5月,经松江县人民政府批准定名为“松江烈士陵园”。苟歆云同学用拍摄视频的方式带领其他团队成员进行了参观和游览,并为讲述了侯绍裘烈士、姜辉麟烈士的英勇事迹。
7月27日,成员刘旭敏参观了山西省晋中市晋中战役纪念馆。晋中战役是全国解放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刘旭敏同学以视频的方式为成员们简单介绍了晋中战役的全过程以及晋中战役取得的重大成果和历史性成就。同时,刘旭敏与晋中战役纪念馆中的讲解员展开交流后,对晋中战役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7月28日,成员李梦娟参观了浙江省宁波市象山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馆正中屹立着革命烈士纪念碑,正面镌刻郭沫若先生的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陈列厅陈列着部分烈士遗物,这些红色印迹是党的奋斗历程的重要见证,是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李梦娟同学为团队成员介绍了五四运动相关历史,内容详细,生动易懂,激励人心。
7月28日,成员史雨禾来到了吉林省白山市四保临江烈士陵园。“四保临江”烈士陵园始建于1947年,陵园内安息着四保临江战役中牺牲的最高将领杜光华师长、温士友团长和著名战士英雄李安仁烈士以及在四保临江、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共483位。史雨禾同学向成员们详细介绍了四保临江战役的艰辛过程,同时以新时代的目光展望未来。
7月28日,成员蔡轶冰来到了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利济巷慰安所旧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利济巷2号,是亚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慰安所旧址,也是为数不多的被在世“慰安妇”幸存者指认过的慰安所建筑,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分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轶冰同学为我们讲述了南京大屠杀时期日本人的残酷暴行和慰安妇们的悲惨遭遇,呼吁同学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热血铸丰碑,英魂垂青史。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实践,成员们深深认识到学习党史、国史可以把握发展规律,拓宽发展思维。透过党史、国史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人民是历史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往昔的战火虽已湮灭,但红色的印记在每个人心中依然传承。我辈青年必将延续红色的血脉,在奋斗中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