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角下的互联网思政路径探索——基于“CUMT创意设计”的实践运营

发布者:Ader发布时间:2018-10-30浏览次数:752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为充分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让三全育人理念落地生根,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基于“CUMT创意设计”微信公众平台努力探索三全育人的互联网思政路径。

一、工作案例主题与思路

95后、00后大学生都是互联网原住民,他们对互联网有着高度的敏感性和依赖性,生活中时刻活跃在各类互联网平台上。为了更好地抢占网络阵地,切实引领学生、教育学生,建筑与设计学院依托“CUMT创意设计”微信公众号开展三全育人工作,旨在通过平台加强和家长、校友、师生的直接联系,吸纳他们加入到学院立德树人的工作中来;通过策划互联网思政作品与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呼应,共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解决理论普及可读性不强、传统舆论引导文章传播力不广、思政平台运营难等显著问题,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提升互联网思政实效。

公众号目前形成了价值观引领、新生适应教育、生涯教育、学风建设、毕业生离校教育等稳定专题,与线下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呼应,共同营造积极向上、丰富多元的网络文化空间。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建筑与设计学院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既选树典型,树立榜样,实现点上的培养,又覆盖整体,营造氛围,实现面上的教育,同时按照类别将点面串联,形成系统全面的育人格局,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全员育人。建筑与设计学院公众号集合了包括学生家长、校友、师生在内4900余名粉丝,截至目前累计邀请300余名家长、校友、师生代表、社会人士加入到“生涯新语”栏目中,通过采访、写信、电话、网络等方式参与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结合他们的角色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他们对学习、工作、人生的思考和经验,与学校形成了强有力的力量互补,为广大同学树立榜样,激励他们自强不息,好学奋进;教导他们与人为善,珍爱生命;教育他们爱党爱国,奉献社会。在整合多方力量共同育人的过程中,学院注重培养网络文化工作室团队,打造一支工作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的学生骨干,用他们的话讲述他们的故事,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实现自我教育和教育互助。

全程育人。从入学到毕业,从学期到假期,建筑与设计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始终,策划了以“军训、毕业、节庆纪念日主题教育、课程作品展、学科比赛、寒暑假生活”等网络文化作品,与线下的学生教育活动密切呼应,引导学生在大学阶段,合理规划时间,及时明确目标,按节奏做好生涯规划,提高行动力,充分利用大学时光提升自己,实现全面发展。在新生开学之际,微信推出了《家书|爸妈,我在这里很好》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学会独立成长,受到了新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全方位育人。结合思想教育、评奖评优、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具体工作,建筑与设计学院精心策划选题,形成了以《悦读新党章》为代表的政治素养提升专题;以《||学风建设||我与别人不一样的21天》为代表的学风建设专题;以《三维空间展带你玩转墙面》为代表的课程作品展示专题;以《和我去矿大的彩色斑马线走一走》为代表的校园文化专题;以《手绘军训|我们用画笔为设计学子代言》为代表的军训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提升党性修养,加强学习,积极课外实践活动,拓展综合实践能力,全方位发展自己,彰显青春的活力。

三、工作案例特色

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理论学习接受度不高的问题,建筑与设计学院在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时,选取漫画、音频等贴近大学生特点、传播力强的优质内容产品,服务大学生成长,传播主流价值。

漫画增强既视感和观赏性。在经营微信平台过程中,建筑与设计学院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将绘画运用到互联网思政工作中,极大地提高了作品的可读性和观赏性,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自豪感,很好地讲述了设计故事,传递了设计声音。在108周年校庆之际,《矿大请查收,您有一个来自动物城的包裹》以漫画的形式展现矿大艰难曲折的百年办学历史,让学生在漫画中接受校史教育。军训期间,推出《手绘军训|我们用画笔为设计学子代言》,将军训教育融入其中,激励了新生的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引起大批新生热议,也获得了人民网、《都市晨报》的报道。

音视频增加可读性和简洁性。建筑与设计学院在2017年先后推出《生涯新语》、《悦读新党章》两个系列的音频栏目。《生涯新语》以大学生涯为主题,传播青春正能量,通过邀请专业教师、辅导员老师、学生家长、杰出校友、学生代表等围绕专业学习、青春风采、时政热点等主题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生涯选择,共促学生健康成长。《悦读新党章》结合学院开展的“学思行悟——悦读新党章”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党员深入学习新党章,听党章,悟精神,一起将党章党规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在矿大108年校庆之际,音乐系师生组织了快闪活动,表达了对矿大的生日祝福,也增强了学生的爱校荣校情感,《百年期许,“闪”亮矿大——音乐系系师生为矿大108岁生日献礼》的视频获得了广泛关注。

四、主要成效和经验

建筑与设计学院依托微信平台打造了一批原创思政作品,从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角度推进立德树人工作,让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信息中枢,更是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的情感链接,是实现立德树人所必须依靠的工作路径。当前,微信平台已成为师生、校友、家长互相交流的重要平台,营造了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成功开辟了互联网思政工作阵地。在学校2017年各学院微信排行榜的8次统计中,4次第一,2次第三。微信运营团队在学校2017-2018学年度评选中也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红旗大学生传媒中心”称号。其中,以“手绘军训”为代表的新生适应性教育栏目通过漫画的形式形象地表达了军训的人物场景,在师生中引起热议,获得了人民网、《都市晨报》的报道。《和我去矿大的彩色斑马线走一走》获得了30余条师生评论,微博也得到了矿大官微的转载,这一活动通过新媒体的及时报道还获得了现代快报、中新网、江苏公共新闻、徐州卫视以及徐州都市晨报的报道。

建筑与设计学院互联网思政工作充分结合专业特色,以学生为本,以内容为王,精心设计栏目,精细雕琢作品,赢得了广大粉丝的喜欢,也赢得了学校和兄弟学院的认可。主要形成了如下经验:

(一)坚持学生导向,传播时代思想

建立以青年为导向的创作机制,坚持新媒体产品的选题及成稿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用学生的方式阐释学生工作。策划创作《||·徐州马拉松·||正青春,就志愿》、《新生群|风里雨里我在设计等你》、《七一表彰|设计学院的榜样》、《采访特辑|大艺展背后的“汗”与“乐”》,以独特角度将设计学生生活实际与时代主流价值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凝聚共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依据学院实际,开展特色报道

思想政治工作落地生根需要因事而异、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新媒体工作具有形势新、内容新、时效快,主动性强的特点,搭建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将上述二者特点相结合,依据学院学生与教师实际情况,主动出击,对学业、活动、学科竞赛、社会热点等主动出击,精心筹划,实现活动效果的二次放大。《设计学院师生在第四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中斩获金奖》在学院师生和校友中引起了广泛热议和反响,随后推出《采访特辑|“紫金奖”背后的故事》,让大家更加了解团队成员备战与参赛的故事,也让更多的学生意识到专业学习与学科竞赛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增加对专业热爱和认同。

五、发展规划与展望

随着新媒体技术和学生工作实际的不断变化发展,建筑与设计学院互联网思政工作始终顺应时事,推陈出新。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筑与设计学院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打磨品牌栏目,增强内容传播力

将《悦读新党章》和《生涯新语》栏目精细打磨,雕琢精品,形成品牌稳定发展,既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又解决学生的发展问题,以品牌的建立推动纵深传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脑入心。在稳步推进品牌化建设的同时,结合学院当前发展需要,以漫画、音视频等方式创作作品,进一步拓宽学生覆盖面、增强微信的影响力。

(二)走进学生群体,开展渠道互动

微信平台要走进学生群体满足时代、青年的需求,又要基于自身优势,开展特色工作,进行线上线下互动交流新体验。2017年开展了《萌新看这里|我与矿大录取通知书同框,等你来晒》、《快来为2018设计学院团拜会打call》等互动活动,效果很好。互联网思政工作不是单向工作,必须要加强和受众的联系才能生动、具有感染力。


新闻来源:建筑与设计学院作者:摄影:责任编辑: 审核: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