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曦照亮虞姬镇灵光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院墙,雪白萝卜从墙缝间“探”出身躯,红褐菌伞在彩绘云雾里“顶”开泥土——这不是魔法,而是建筑与设计学院“手绘乡村新画卷”实践团用画笔唤醒的乡土生机。7月22日-25日,“手绘乡村新画卷”实践团的8名同学赴宿州市灵璧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灵光村“萝卜之乡”“菌菇基地”的产业名片与千年虞姬传说,结合先进文化,共绘于墙壁之上。
墙绘绘制现场
青绿笔锋点染丰年
墙绘成果展示
“萝卜缨的渐变绿调了九遍才终于合适”,环境设计2023级苏翊鸣同学为墙绘勾勒最后一片菜叶,这幅“绿野鲜香图”便绘制完成了。团队成员克服高温酷暑,让素胚墙面上“长”出灵璧县特产:水灵的白萝卜淌着露珠,肥厚的蘑菇叠成小山,画面中心是村民聊天、采收的劳作场景,画面一片欣欣向荣。
云袖轻扬守护乡野
墙绘成果展示
画面中,虞姬的绯色水袖蜿蜒舒展,设计者柳小凡同学解释创意:“在了解了灵璧县关于虞姬的历史典故与传说之后,我想到用她的飘带串起灯泡,展现出灵光村在乡村振兴中获得的发展。”只见画面中绯色绸带卷过之处,菌菇如星子破土,萝卜似白玉生光,将历史传说与现代农产巧妙缝合。灵光村的马明书记指着壁画教孩子们:“看!仙女的袖子变出咱们的饭碗啦!”
先进文化浸润人心
成员们与孩子们合影留念
成员们和孩子们一同绘制墙绘
7月23日下午,团队成员为灵光村儿童开设一堂乡村美育公开课,以“我眼中的灵光村”为主题,成员们引导孩子们联想村景、特产和故事,鼓励他们用粘土制作,用画笔表达,并带领孩子们到室外一同绘制墙面,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想象力,为画面增添了另一份色彩。
宣传栏绘制现场
宣传栏绘制成果
此外,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村发展成果,团队还为灵光村党群服务中心设计创作了四幅红色宣传画,将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先进文化、笃行策略融合在画面之中,将新时代乡村新风良俗通过中国传统版画风格展现出来。
团队成员与村支书马明(左)指导老师李艺林(右)在灵光村委会合影
如今,新墙绘已然成为灵光村新的打卡点,吸引了众多村民、儿童驻足观看。当艺术笔触浸润乡土,矿大学子让萝卜菌菇的鲜香与虞姬水袖的翩跹,共舞出乡村振兴的绿野新篇。手绘乡村新画卷”实践团自2022年成立以来,持续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已累计组织100余人次参与实践,入选首批江苏省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示范项目。未来,团队将吸纳更多学生参与,继续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感悟
李锦阳:“这次参与墙绘,我真正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它能让普通的墙面‘活’起来,讲述乡村自己的故事。看着白萝卜、鲜蘑菇和虞姬的绸带在笔下诞生,把村里的特色和传说都画出来,特别有成就感。真希望以后还能有这样的机会,用画笔继续装点更多村庄。”
柳小凡:“在美育公开课上,孩子们用五彩粘土捏出各种充满童真与创意的作品,展现出艺术潜力。共绘墙面时,他们热情高涨,用画笔描绘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和幸福场景,让我深深感受到孩子们心中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