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春晖计划”留德学人“环境保护与能源转型”团队受邀来我校访问交流

发布者:陈文雯发布时间:2024-01-16浏览次数:10


会议现场

陈珊珊发言

合影留念

2024年1月8日,由柏林洪堡大学陈珊珊博士、拜罗伊特大学赖琪、柏林工业大学杨铮和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所王振宇组成的教育部“春晖计划”留德学人“环境保护与低碳转型”团队来我校访问,并在建筑与设计学院B201举行学术交流会议。会议由设计学院和图书馆承办,环测学院和能动工程学院协办,来自相关专业的师生参加,活动由设计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常江教授主持。

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罗萍嘉教授首先致辞,她对春晖计划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介绍了设计学院相关专业情况,指出跨学科合作探讨环境-能源-地上-地下空间的协调发展是未来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她欢迎有更多青年才俊加入中国矿业大学。

图书馆馆长王新宇致辞,他希望交流团成员能经常回国,展开跨学科交流,共同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交流团成员依次介绍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及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陈珊珊首先代表留德学人·环境保护与低碳转型团组作项目介绍,继而做《基于人-自然系统的城市空间与提升城市韧性的潜力》报告,阐述了气候变化与环境危机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下的城市空间与生态量化的研究内容。杨铮做《城乡融合背景下农业生产物质流动及管理》报告,他基于柏林工业大学的交叉学科项目,介绍了课题组和项目背景,分享了城市与乡村的物质流动、循环经济,融合遥感知识、废弃物处理、种植类型和方式,来模拟物质流、改善废料和养肥的管理等研究。赖琪做《以不变应万变,如何确定气候变化下的保护区》报告,介绍了所在学校情况和课题组,分享所参与的研究项目,及通过气候变化速度来重新定义气候变化类型、一平方公里的气候变化、包括在13万个保护区开展的全球研究和海岛研究等内容。王振宇做《含水层储能应用的前景及机遇》报告,阐述地下水储能以水为介质的低碳转型潜力和相关应用,城市地下水储能的应用潜力,以同位素标记探究高温水环境下微生物的迁移变化,地下水储能的环境风险评估等内容。

在交流讨论环节,来自我校能动学院的陈宁教授、环测学院肖昕副教授结合自己的专业发表了观点,与会师生就气候变化对保护区与居民之间的关系、同位素标记微生物对于矿区地下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与到访学者进行了交流。最后,常江教授作为20年前从德国回国的留德学人,结合自己的经历述说了国际交流和学科交叉对年轻人成长的重要影响,表示期待未来开展更多交流与合作,希望年轻人既要走出去,更要学成归来建设祖国。

“春晖计划”自1997年开始实施,由教育部资助在德优秀留学人员短期回国交流。本次活动由德中环境与能源促进中心组织,以促进中德高校在环境与能源领域交流,助力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主题项目合作为目的,计划在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开展交流。

新闻来源:建筑与设计学院作者:陈珊珊摄影:责任编辑:陈洪杨 审核:许梓楠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