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个稚嫩的孩子,坐在地上饶有兴趣地搭着积木;后来,有一个沉稳的建筑学学子,耐心地为学弟学妹们答疑解惑。当时的天微凉,阳光略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中,一个坚毅的身影出现。灯把人影拉长,映在地面上,让人有点恍惚,低沉而温柔的声音响起,仿佛要将人拉回到过去,拉进回忆里。这个冬季里,还有人在严寒中缓步前行,带着刺骨凛冽的寒风,带着满身的执着和勇气,逐渐成长。这个年轻人,在不久前取得了保送同济大学的资格,他就是建筑学13-1班的李舒阳。
窗外梨花簌簌作响,风儿为花儿伴舞,而李舒阳学长的声音轻轻响起,在这安静的走廊中有些神奇的抚慰人心的力量,似乎一切问题都能够轻描淡写的解决。这种渗进骨子里的自信和淡然,形成了一个人难以掩盖的气质。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李舒阳曾是一名文科生,为了建筑学才从文转理,高中时代,他一直梦想考到同济。虽然高考失利,他未能如愿去往同济,但是他并未放弃梦想。在他来到矿大的无数个日日夜夜,他不停努力地提升自己,充实自己。可是现实并不等同于梦想,在和老师的交流之中,他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地域等种种客观条件的桎梏,决定了他在成为设计院总工和明星建筑师的道路上将困难重重,面对梦想和现实的极大落差,他并不像普通的年轻人一般张狂,和生活叫嚣,他认清了现实,但他也并未一蹶不振,向生活与现实低头妥协。
曾有老师说他设计的建筑缺乏美感与秩序性,他便在专教一遍遍琢磨,一本本参考书,一张张草图,一个个模型,帮助他在建筑学的道路上一点点摸索,即使星辰满天,他也未停止设计与思考。经过5年的学习,他开始对建筑的美开始有了自己的理解,他倾心于卡拉特拉瓦和库哈斯等建筑师做出的“结构美”,以力学为基础的建筑体现的是简洁美与技术美,结构带来的美往往是实用、宏观且震撼心灵的,这与刻意的外形美截然不同。所以,他选择了建筑参数化这条道路,扬逻辑之长,避美学之短。
李舒阳学长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坦诚的告诉我们,自己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大一时期丢失了自己理科生的思维。因为课程安排的原因,建筑学的学生大一很少接触理工科,但是大二大三开始,理工课程的直接增加让他很是头疼。但是为了自己的建筑梦,他怎么可能轻言放弃?图书馆、公教区、专教便可常见他的身影,他自学大物、VB这些建筑系五年都不会开设的课程。也正是这大量的练习与思考,使得他的逻辑思维能力越来越强,保研到同济时成功被人工智能化专业录取。
尽职尽责,任重道远
在采访的短短一个小时过程中,李舒阳就接到了两个电话,他抱歉地对我们笑一笑,就接起了电话,为同学们解决问题。
“平时一直都这么忙吗?”
“对啊,其实,还是忙一点好。”
他曾担任过建筑学13-1班班长,未来建筑师协会主席,现担任13级辅导员助理和13级建筑学学生党支部书记。在担任班长期间,建筑学13-1班曾获得过“2014——2015学年院级优秀班集体”,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13级建筑学学生党支部曾获得“2016-2017学年校级红旗学生党支部”。除了自己的学业,他还要承担起一个年级的责任,繁忙的学生工作并未使他温和的性格有任何改变,他一直耐心的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也正是繁忙的工作,使他开始正视并重视他的拖延症,他每日晨起在纸上列出一日的任务,所以,他不会因为清闲而慵懒怠惰,也不会因为繁忙而焦头烂额,一切都按照他的计划有条不紊。
他说:“不同时代的青年都有不同的迷茫和困难,但是‘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是每个青年时代的永恒主题。”
享受生活之多彩
李舒阳有些广泛的兴趣爱好,喜欢看纪录片和电影,喜欢听演唱会和交响乐,喜欢独自背包去旅行……
世间的艺术是相通的,音乐和美也是,他会静静地坐在音乐厅内,享受着震撼心灵的赠予耳朵的飨宴。至于看书,他想,这是在赏着世界上的美好,许许多多的美,存在于你我不知道的角落,存在于书的墨香里。他说,一名优秀的建筑师的爱好应当是广泛的,他应当对各个方面都有所涉猎。正是如此,这各种各样的爱好,点点滴滴汇成了他灵感的源泉,在建筑设计中,他弯下身子,从其中取出一点,抹出了浓墨重彩。
他是成绩优异的学霸,但是在他自己看来,他依旧渺小如一页扁舟,而他依旧坚毅地在河中前行,前方是风浪,而他无惧,雨中的舟顺着河流向前飘去,带着洒脱和恣意,毅然决然地选择远方。